项目概况 Project Overview
首页>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项目简介

项目走向

项目优势



“三洋铁路”通道(即禹亳铁路)项目概况


一、 项目规划情况  

三门峡经亳州至洋口港铁路,是在《中原经济区规划》基础上建设的一条出海通道, 横穿并连接我国除宝成线之外所有南北通道。该项目横穿蒙华线、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津浦线、阜夹线等七大南北通道。项目西起河南三门峡(接蒙华铁路、陇海铁路)、依次经洛阳、平顶山(接焦柳铁路)、许昌(接京广铁路)、周口、商丘,安徽亳州(接京九铁路)、永城、淮北(接青阜铁路)、通过宿淮铁路(接京沪铁路)、至江苏盐城及洋口港出海。线路全长1200多公里,途经3省13个地级市、30个县区,覆盖人口8000万,且穿越资源丰富地区和粮食高产区。建设标准国铁一级,全线电气化,无缝轨,客货并重,设计时速120公里,预留提速条件。


二、项目规划背景

禹亳铁路是在始建于1966年的许昌至周口窄轨铁路的基础上改(新)建的准轨铁路项目。

2010年3月,在得知禹亳铁路规划建设的信息后,河南、安徽、江苏三省60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交议案,建议国家修建淮海铁路,即从河南境内禹州向东到安徽亳州经蚌埠延伸至江苏扬州、南通出海,并建议将该铁路纳入国家路网规划。

2010年12月,铁道部与河南省政府在省部《会议纪要》中,明确同意规划建设禹州经安徽亳州至江苏洋口港铁路。

2011年6月,河南、安徽两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国家铁道部联合行文(豫发改基础〔2011〕1016号),请求将该铁路列入国家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中原经济区规划》,其中明确要“结合汝州至许昌既有铁路扩能改造,逐步形成覆盖三门峡、平顶山、许昌、亳州等地区的煤运通道”

2014年7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基础〔2014〕1642号”文件批复建设蒙西至华中铁路通道,其中将“三洋铁路”三门峡至禹州段列为蒙华铁路通道的疏运项目。同年12月,河南省发改委以“豫发改基础[2014]1750号”文件,明确该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由河南禹亳铁路发展有限公司负责。

2015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豫政[2015]11号),把“三洋铁路”列入河南境内的“四纵六横”铁路通道项目之中。

2015年3月14日,河南省政府谢伏瞻省长在向国家铁路局陆东福局长汇报“关于河南省铁路网规划的意见”中,恳请国家铁路局将三门峡经亳州至江苏洋口港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2015年12月16日,蒙华公司“蒙华运管函〔2015〕171号”《关于支持三门峡至洋口港铁路通道有关事宜的复函》,明确同意从蒙华铁路接入1500-2000万吨的年运量

2015年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社会资本投资铁路项目示范工作的通知》(发改基础[2015]3123号),把“三洋铁路”三门峡至禹州段列为全国8个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之一。

2016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发改基础[2016]730号),“三洋铁路”三门峡至禹州段被列入其中。

2016年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关于新建三门峡至禹州铁路核准的批复》(发改基础〔2016〕1388号),把三禹段铁路定位为促进秦巴山区脱贫攻坚项目

2016年7月20日,国家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河南三门峡经禹州至江苏沿海港口铁路建设项目被纳入“长三角-西北通道”,标志着该铁路通道项目整体进入国家交通规划大盘子。

2016年10月28日,河南省发改委、交通厅、扶贫办联合印发《河南省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工程行动计划》(豫发改基础[2016]1342号),把三门峡至江苏沿海港口铁路列入其中。

2016年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三洋铁路”三门峡至禹州段被列入“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工程”。

2019年1月16日,省长陈润儿在《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便捷畅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三洋铁路河南段等重点项目建设”。

2020年10月23日,国家开发投资集团董事长白涛在郑州与河南省省长尹弘举行会谈,并与河南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大交通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力度,其中首推三洋铁路项目。

2021年6月,“三洋铁路”被列入国家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十四五”规划。


三、项目的功能定位

根据铁三院和中铁四院研究论证,三洋铁路项目的功能定位如下:

一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原经济区战略发展规划中的一条出海铁路通道,是完善煤运通道疏运系统、作为亚欧大陆桥辅助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西端衔接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可通过本线快速到达豫皖苏地区,将煤运通道的覆盖范围从鄂湘赣地区扩展至豫皖苏地区;该通道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直接与中西部贯通的一条纽带,成为中西部地区出海的快速通道及亚欧大陆桥东段重要的辅助通道。

二是以货运(煤炭)为主,兼顾普速客流的铁路。本线沿线缺乏铁路运输方式,物资外运只能依靠公路,不仅造成货物外运的阻塞和运输成本的上升,还污染环境,并限制了煤炭的销售半径和产量,制约沿线经济发展。作为沿线各县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通过本线可将物资运往华南、华北和华东地区,促进地方工农业及矿产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是连接多条国家铁路干线,填补豫西至豫东南地区铁路网空白,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民生需求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本项目进一步完善了铁路路网结构,大大提高了路网的运能。同时,本线经过豫西、豫东南、皖北地区,沿线物产丰富,农业发达,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肉、烟生产基地之一。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煤炭、铁矿、石灰石储量占全国比重较高,且具有分布集中、易于开采的特征,但缺乏铁路这种大运能运输方式。此外,本线覆盖人口近1亿,除煤炭需求外,还有大量的民生需求,迫切需要铁路运输。


四、项目建设意义

(一)有利于“一带一路”陆海交通形成闭环。作为纳入国家战略规划的“长三角——西北通道”项目,西接陇海铁路,贯通欧亚大陆桥;东连“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贯通沪通铁路,直达上海两翼的通州湾港口群等全沿海港口出海。使“一带一路”陆海交通形成闭环。可成为我国西北直达沿海最便捷的运输通道,对于承接内陆物资出海及海外货物向内陆集散、助力中西部地区与沿海经济的融合、平衡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完善国铁路网,实现横向和纵向铁路互联互通。三洋铁路作为国家路网东西向干线铁路,位于陇海铁路与宁西铁路的空白区域,横贯除宝成线之外的所有南北纵向铁路,对于补充国家铁路网,实现横向和纵向铁路互联互通有重要意义,在国家铁路网络布局规划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三)有利于打赢“防污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当前,国家正在全国大力推进实施运输结构“公转铁”调整战略。在此不可逆转的战略背景下,三洋铁路的建设将有效承接 “公转铁”运量,该线设计编制年运量可达3500万吨以上,每年能替代30吨的重载货车至少120万辆。对于沿线市县减少扬尘污染和汽运对道路毁损的重复投资、促进资源开发外运具有现实意义。

(四)有利于打好“脱贫攻坚战”。三洋铁路在河南境内覆盖及辐射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11个,占河南省贫困县总数的21%。该项目的建成,对贫困地区在资源开发、项目引进、降低运输成本、拉近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从根本上促进脱贫攻坚等方面具有永久的基础支撑作用。

(五)有利于促进国内外物资大流通。作为东西部产业转移的重要通道,沿线巨大的物流市场需求,特别是欧亚大陆桥铁路货运的引领,将使长三角地区的铁路物流运输与我国中西部地区乃至欧洲实现完美直通车。 


五、 项目建设情况

三洋铁路三门峡至宿州段线路全长664公里,设54个车站,总投资430亿元,分四期建设:

1、一期工程郏县至许昌苏桥段83公里,目前已建成与京广线联网运营。

2、二期工程许昌灵井至鹿邑段198.5公里,目前已开工建设。

3、三期工程三门峡至禹州段265.5公里,目前已开工建设。

4、四期工程鹿邑经永城至宿州段117公里,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评审。

安徽、江苏两省境内的项目建设也已启动前期工作对接,整个三洋铁路通道计划3年内建成。